close

  本報記者 蔣肖斌《中國青年報》(2014年09月16日11版)
  從四面八方匯聚在大學校園裡的新生,上的第一堂課就是開學致辭。
  開學致辭是大學氣質最直觀的展現。無論是追溯歷史還是展望未來,無論是張揚理想還是尊重現實,無論是強調社會責任還是註重個人修為,校長們在致辭中所傳遞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都將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有個性:學校氛圍與校長性格密切相關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韓震曾任該校校長多年,每次開學典禮上的講稿都是他自己撰寫的。韓震總結,開學致辭應該告訴學生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校的歷史和傳統,二是學校在時代中所處的位置和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三是大學期間學生應該如何學習、生活。
  開學典禮上的校長講話,堪稱大學氣質的第一場綜合展現。
  追溯歷史,這是百年名校的保留節目。清華大學必談梁啟超的那場《君子》演講,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正來源於此,北京大學則會反覆強調胡適、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為1896年建立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校長在一次開學典禮上說:“我們從海邊開始遠行,雖然一路南遷,但心向大海;儘管飽嘗磨難,但不忘初心。因為118年來,我們交大人信仰如錨,靈魂如海。”
  新興的大學更願意描述未來。今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招收第一批學生,校長在開學典禮上說明瞭辦學目的:我們是一所年輕的大學,但我們是有傳統的,我們的傳統是從香港中文大學那裡繼承下來的。我們想為祖國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培養一批具有寬闊國際視野的高級專業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撫今追昔之後,大學生活怎麼過這個實際問題,也是校長講話的重要內容。北京大學校長在讓學生“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同時,也要“管好自己的自行車”,停放整齊。中國醫科大學校長說,自己會瀏覽“童家巷24號”(記者註:該校非官方論壇)和“藥大貼吧”上的話題,“我知道食堂的飯菜讓你們忍不住吐槽,我也瞭解占位黨的瘋狂讓你們咬牙切齒……”
  清華大學研一新生周珊珊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時隔4年,聽了兩次開學典禮上的校長致辭,她坦言“心情不同”。“本科時可能對講大學生活的內容更期待一些,這種期待是比較單純的、盲目的,因為剛經過高考,來到這麼一個新環境,對什麼都覺得新鮮有趣。”周珊珊說,“研究生階段,大家都對自己的目標更明確,知道自己想從學校得到些什麼,也知道該怎樣去努力。而且本科4年,聽了那麼多的報告和演講,會對校長講話的質量更苛求,也更包容。”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博士汪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作為大學第一課,開學致辭對新生而言有三個方面的意義。首先,校長可能是學生離開家後與之交流的第一個師長,在精神層面接過了父母的位置;其次,東方文化重視權威,校長正是這樣一個權威,所謂“人貴言重”,他的講話容易得到信任與重視;最後,校長也是成功者,當一個成功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經驗時,學生會願意去模仿他。
  汪冰說:“一個組織的特點是由其領導者的性格決定的,所以一個學校的氛圍和校長的性格密切相關。通過校長致辭所傳遞的信息,新生可以調整自己的行為。比如,今年電子科技大學的校長提醒新生別忘了在大學里談戀愛,新生聽了,知道戀愛在我們大學是被鼓勵的,行動也會馬上跟上。”
  汪冰認為,除了具體內容,開學致辭的儀式本身也非常重要。“每一次升學都是人生新階段的開始,利用儀式啟動開關,讓新生做好心理準備,意味著完成了破冰的過程。”
  有新意:俯下身來尋找共同話語
  韓震說:“開學致辭既要表達學校的傳統、精神、靈魂,也要體現校長本人的學識、視野、思想。即便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也要有新的表達方式。如果把學生講睡著了,那肯定是校長的失職——要不就是他沒什麼思想,要不就是在念稿子。”
  作為學生,周珊珊期待聽到“有個性”的開學致辭。“不管是風趣幽默還是嚴肅認真,緊跟時尚還是墨守陳規,文科思路還是理工思維,我覺得有自己的觀點和個性很重要,不然就淹沒在眾多講話之中了。”
  汪冰分析,校長講話要吸引學生,最重要的是一個“貼”字。“一是內容貼,講年輕人關心的話題——對未來的夢想和對現實的困惑;二是方式貼,對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來說,思想、閱歷沒法和校長在一個頻率上共振,所以最好的方法不是講理念,而是講故事;三是語言貼,用年輕人常用的語言,容易產生共鳴。”
  汪冰在大學時是學醫的,他對醫學院院長當年在開學典禮上的講話記憶猶新。“院長告訴我們,解剖樓一進門,擺著兩個骨架,那骨架是兩個前解剖繫系主任的,他們去世後捐獻了自己的遺體,使用完後,骨骼被保留了下來。”汪冰說,“雖然聽上去有些驚悚,但讓我非常感動。本來以為就是兩個教學用的普通標本,但聽完故事,突然發現與自己其實有連結,讓我知道我的前輩是這樣對待生命的,我應該在今後的生活中尊重我的病人。”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的講話則緊扣熱點:近段時間,我們總是能夠看到某某明星因為不法行為被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其中也有我們的校友……我希望同學們吸取教訓,要警鐘長鳴,要學會自律,要擔當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近年來,校長們的講話越來越“接地氣”。中國藥科大學校長用電視劇《士兵突擊》來說明人需要一種“認真、踏實和執著”的精神,東南大學校長提到了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西南交通大學校長講完“大道理”後自嘲:“95後的你們可能猛然發現,怎麼又是形而上、‘高大上’啊,我們喜歡的是‘時間煮雨’,我們感慨的是‘後會無期’。”
  最“賣萌”的當屬遼寧大學校長黃泰岩的致辭:“我們如此隆重而熱烈地歡迎你們,因為你們是遼大的小蘋果,怎麼愛你們都不嫌多。”自稱“黃大叔”的他,致辭中“點贊”、“碉堡”等流行詞語信手拈來。黃泰岩笑稱:“我相信,你們中間未來一定能涌現出一批傑出的科學家、政治家和企業家。”
  汪冰分析說:“校長是權威,但權威不一定高高在上,他們正在俯下身來。原因很簡單,有什麼樣的學生,就有什麼樣的管理者。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在‘宇宙中心’,在相對民主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有自己的發言權、決定權。校長想走進學生心裡,就不得不站在與他們平視的位置。”
  對此,韓震認為,“接地氣”是一種社會進步。但他強調,校長講話可以“生活化”,但不能“低幼化”。“我們的確要儘量去找共同話語,但也不是哄小孩子。大學校長還是要通過廣博的知識、獨到的觀點、深邃的思想去影響學生”。
   有情懷:沒有理想社會怎麼能進步
  大家越來越關註校長在說什麼,韓震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校長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同時也可以展現大學的特色。這是多元化的表現,也說明大學辦學的自主權越來越大。”
  汪冰認為,大學校長的開學致辭,從某種角度來講,也是一個競技的舞臺。不僅影響學生,還向社會傳遞自己的某種價值觀和理念。所以,不單純是對學生髮言,更是對一代青年的發言。
  不論哪所大學,不論什麼風格,不論具體內容,大學校長的講話都情懷不減。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說:“清華的同學,能否多關註一些與今天的自己無關、看來無用的東西,並由此建立起你的理想和情懷。因為只有眼界開闊、視野寬廣的人,才能把目光投向與自己無關的人、無關的事、甚至無關的國度。”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建議學生“在復旦悟道”,並呼籲大學不能淪為“職業培訓所”。浙江大學校長林建華要求學生學會“即事而窮其理”,成為一個有主張、有作為、頭腦清醒、不盲從、求真求是的人。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勉勵新生,一要登高望遠,立志成才,二要腳踏實地,虛心求知,三要崇德修身,以德潤才。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請學生“時刻銘記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胸懷與責任”。
  汪冰說:“這個時代,為什麼校長在呼籲情懷?因為情懷太稀缺了,大學逐漸變得工具化。大學在設立之初絕對不是為了找工作,而是一種文化熏陶,一種對知識的追求。”
  “如果連大學生都沒有理想,那社會怎麼可能進步?理想與現實並不矛盾,理想無非就是隨著現實不斷延伸的地平線。”韓震說。
  製圖/徐珍珍  (原標題:大學校長開學致辭要情懷也要接地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f02cfsi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